Embers餘燼,位在仁愛路的巷弄中,大片的玻璃外牆,低調簡約的設計風格,優雅迷人,讓人想不多看兩眼都難
關於主廚Wes的深度專訪可以看這篇:在追溯食材的路上,開發台灣料理更美味的可能性——專訪EMBERS主廚暨創辦人Wes:這是最後一間餐廳了!
(我就是看了這篇專訪決定要馬上吃到它啊!!!)
從餐廳裝潢設計、菜單設計、理念呈現等等,都在用餐過程中深刻體驗
外觀實在太美
像是玻璃屋呀
出自曲墨建築事務所的 「蒸氣曲木吧台空間」,造型相似鳥巢般,店內處處可見木質設計
每個地方都好美~
一目瞭然的開放式廚房
酒單&菜單
目前採套餐制 $2300+10%/人
主餐可以選擇雞或羊,我們各點了一個,以及4杯餐酒做搭配
個人覺得菜單全英文這部分可以更貼心,雖然英文看起來格調比較高,比較國際化
但畢竟還是在台灣,並不一定所有用餐的客人都看得懂
第一杯餐前酒
JUDITH BECK 麝香白葡萄酒 Judith Beck Muskat Bambule 2017
奧地利橘酒/味道聞起來甜美,但喝起來頗酸
以3種開胃菜開始
風味【Palate: Acidity, Bitterness & Crispness】
Local Green Olive, Pond Loach & Chicken Skin
(錫蘭橄欖)
第一樣-檳榔
概念發想於原住名部落歡迎客人時會送上檳榔,迎賓的概念,覺得這樣的概念很棒,無論對於本地客人,或是外國客人都是很值得介紹的,台灣的特有文化
用胡椒科葉子的葉子包住了台灣錫蘭橄欖,味道偏酸,會帶有些微芒果青的味道
(鹽膚木)
第二樣-泥鰍
用高梁醃過 、外層撒上鹽膚木,第一次聽到鹽膚木,是一種植物鹽,原住民經常將其替代食鹽
整體味道鹹辣帶有香料味香氣
第三樣-雞皮
用雞皮做成酥皮千層,中間夾果香鳳梨
(失焦的照片嗚嗚)
山肉【 Watermelon, Lardo】
Air-dried watermelon turns to be the "mountain" salami
使用了風乾西瓜與豬背油呈現風乾臘腸的概念
山肉是甜且紅的,因而用了紅肉西瓜,搭配了豬背油讓其有豬肉的油脂香氣,整體口感與味道都很像salami!
底部配上咖哩葉與綠檸檬葉做的油
檸檬擠在西瓜上包著香菜吃,整體偏鹹,香草的味道跟西瓜乾蠻搭的,覺得整體概念十分有趣
墨軟絲 【Squid,Scallion】
炙烤軟絲、大蔥泥、茴香頭、蔥油墨汁
這道發想於芹菜炒透抽,最上面的茴香頭口感十分像芹菜,脆口
而茴香頭的味道本身幾乎是已經沒有了,主要是想呈現口感
軟絲的炭烤香氣很重,個人很喜歡,搭配一旁帶有鮮味的墨魚醬汁,很不錯
Bodegas Frontonio Botijo Blanco 2017 Garnacha Blanca
法東尼奧酒莊 白波提奧 2017白葡萄酒
西班牙白酒/100% Garnacha Blanca/味道不明顯,沒有特殊果香,酸,白花香
地瓜 【Sweet Potato】
The shape of Taiwan is like a sweet potato, it's also the main food for the older generation
so, Taiwanese people also name ourselves " the children of sweet potatoes."
先說聲抱歉,我第一眼看到這道的時候實在覺得好像狗便便XDDD
不小心噗ㄘ的笑了出來
原來是想要呈現烤地瓜呀
外層是大麥酥皮,裡面是地瓜、鹹蛋黃、臘肉,最外面再淋上臘肉蜜
一旁的是花生奶油醬
外層酥脆的口感,類似像芋泥酥之類的,但覺得每個味道都很搶戲,讓整體失焦,也沒有特別吃到地瓜的香氣且偏油
這道我會覺得概念很有趣,但不會說它好吃
魚子.蝦 【Caviar, Pacific White Shrimp】
Top-quality farmed sturgeon caviar in Taiwan taste with crispy shrimp.
炸過的白蝦/南投鱘龍魚魚子醬/蝦頭熬的蝦膏甜醬/蝦子底下有蘆筍
(構樹)
構樹擂茶 【Paper Mulberry Lei-Cha】
Paper Mulberry, as commonly seen street trees in Taiwan, i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for mainstream "Out of Taiwan" hypothesis of the Austronesian expansion.
花生豆腐/田螺肉/構樹粉
是一道將客家擂茶與粄條結合的料理
用花生豆腐當成板條,花生豆腐的口感確實蠻像粄條,但沒有那麼Q,淡淡的花生香氣
構樹葉子磨成粉撒在上面,構樹是在台灣街道上常見的樹,磨成粉後帶有點穀物香
整體吃起來還帶有一點油蔥酥的香氣,真的就像是在吃客家粄條的感覺,這算是當天印象較深刻的一道,很喜歡
洄游鰻 【Eel, Nori, Rice】
Freshwater eels have a life cycle in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land, hence bring us the idea for this dish.
鰻魚/白燒醬汁/芥蘭片/秈米糙米/催芽白芝麻油
有別於一般看到的紅燒鰻魚醬汁,Embers用鰻魚骨熬製成白燒醬汁,味道上沒那麼厚重
而通常吃的鰻魚飯上的鰻魚也都比較薄較軟爛
這邊的則較厚,口感上感覺比較緊實,個人很喜歡
最上面的芥蘭片像是海苔般,酥脆,醬油味重
2017 Tatomer Steinhugel Riesling 美國榙特莫加州雷司令白葡萄酒
加州自然酒/酸甜適中、酒精感強
餘燼山食 【Taiwanese Spring Chicken, Ramtilla】
台灣春雞/雞胸肉柴魚片/烤過芥末菜/小油菊花醬
整體蠻清爽,一聽到小油菊花醬時覺得有意思,但個人覺得風味上沒有特別突出明顯的香氣
餘燼山食【Lamb, Ricotta Salata+TWD200】(主食選羊肉要加價$200)
紐西蘭小羔羊/慢慢弄瑞可塔/酸白菜醬
個人其實不敢吃羊肉,但實在好奇味道如何,還是嚐了一口,小羔羊本身羊騷味就不重,搭配酸白菜醬汁覺得很有趣
Schioppettino La Tunella 2016 拉圖尼拉酒莊 豐盛 紅酒
Schioppettino義大利原生品種,第一次喝到~
暖湯【Warm Soup】
A warm umami soup with our mothers reminding all the time "Finish the soup then you could have the sweets!"
羊主餐的湯,羊肉湯/水田芥
(黃藤)
雞主餐的湯,雞湯/黃藤心
黃藤常被原住民作為食材,多用來炒食或煮湯,口感脆,帶點苦
鮮果【Loquat】
琵琶雪酪/琵琶雪洛
琵琶與金銀花熬煮後做成雪酪
吃起來有熟悉的川貝枇杷膏味道,很有趣
(金銀花)
金銀花又名忍冬,具有清熱解毒、通經活絡的功效
核桃【Walnut, Jujube Puree】
核桃酥/棗泥/龍眼
熱騰騰的核桃酥,包著濃郁的棗泥與龍眼龍眼泥,覺得很好吃
配上苦蕎茶,是很好的結尾
整套吃下來很飽,覺得整體概念很棒,融合了許多台灣特有的特色與食材,讓人感覺不是刻意為台灣而台灣
而是真的結合了很多台灣的元素在裡面,使用了許多特有的植物,概念上也有許多台灣文化風情融入其中
吃到了許多不常見的食材與搭配,感覺得到很用心,整體的概念讓我覺得是很想用料理向國際介紹台灣
用餐體驗良好,環境舒適,服務好,外場被我們狂問問題都很耐心解答XDD
餐後與外場人員聊了一下,我詢問說,你們會怎麼定義自己的菜系呢?她說,我們只是任性的把想做的做出來,呈現給客人我們的想法與理念
Embers餘燼-一間不需要被定義的餐廳,卻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濃濃的台灣情懷
下次更換菜單時會想再來嘗試看看
店家資訊: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22巷24號
電話:02-7751-5598
我的美食分享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ojoh.food/?hl=zh-tw
我的Youtube頻道:Jojo還有點餓